3月31日18时,随着最后一艘满载货物的船舶驶向粤港澳大湾区,广西大藤峡船闸试通航满一年。据统计,试通航以来,大藤峡船闸累计过闸船舶1.8万艘次,带动超过20亿元产业高质量发展。
船闸安全、高效运转得益于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广西西江船闸运行调度中心将大藤峡船闸接入西江流域船闸统一调度系统,在1分钟内即可智能排出闸室船舶停靠图,极大缩短了船舶待闸时间。目前,西江“最强大脑”——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江船闸运行调度中心已实现对西江流域12个梯级枢纽17座船闸的统一联合调度。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深入贯彻落实数字广西、智慧交通发展战略,推动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行业内示范应用,加快智慧港口、智慧高速公路、车路协同等示范工程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加强顶层设计 “一盘棋”统筹推进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数字化工作要求,积极调研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结合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和发展实际,组织编制《广西交通运输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实施方案》《数字广西交通运输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等文件。
为构建智慧交通建设“一盘棋”格局,广西交通明确打造南宁沙井至吴圩公路车路协同示范、基于位置的数字孪生系统技术体系等一批试点项目,分领域、分步骤有序推进智慧交通建设;以发展传统交通和智慧交通“双产业”为原则,以建设产业园区为载体,以“3+1”(北斗应用、5G通信、自动驾驶+相应培训推广工作)主导产业为重点,推动产业集聚,构建智慧交通一体化发展体系。
夯实数据基础 “一朵云”联动覆盖
智慧交通建设离不开坚实的数据基础。自2017年起,广西交通大力推进智慧交通大数据平台建设,打造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创建“壮美广西·交通运输云”。目前,已基本建成交通运输大数据资源管控平台、综合交通云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等,成为广西交通“数据一中心、业务一平台、交通一张图、监管一张网”的重要载体。
“中心每日的数据处理能力达10亿条以上,能够支撑10万次以上的数据共享交换。”广西交通云数据中心工作人员黄中章介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心持续向交通运输部、自治区各部门共享道路水路客票数据超过824万条、高速公路通行数据超过110亿条。
数字赋能,保障安全。截至目前,广西高速公路视频监控达到1.4万路,80%的国省干线公路网重点路段、特大桥梁、特长隧道运行状况实现了动态监测;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行业服务平台共接入并管理533家道路运输企业,以及2.62万辆旅游客车、包车客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
新技术深度融合 应用便民利民
“十三五”期,广西交通将推动智慧交通应用作为智慧交通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广西北部湾智慧港口、“5G+智慧服务区”等示范工程建设,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
“平南润发3333”轮船长莫永说起北斗系统,不自觉竖起大拇指:“以前即使遇上大风大雨,我们都要搭乘小船来报闸。现在有了北斗,报闸不用离船、缴费无需靠岸,只用一部手机就行,一次节省过闸成本200元。”截至今年3月1日,常行于西江流域且安装北斗船载终端的船舶累计达4350艘,占经常过西江船闸总运力的98.3%,不停船缴过闸费金额(西江e支付)占总过闸费的82%。
下一步,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将把智慧交通建设作为“十四五”规划科技创新的重点内容,推进数据治理和政务数据“聚通用”、智慧交通和“新基建+交通”等重大项目,为智慧交通建设提供广西方案。